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238章 日落的大明水师2(2/5)
战船,1503年,只剩下3艘。

    同时舰船制造业衰落,郑和远征时2000料的宝船在海港中慢慢烂掉。

    至十六世纪初,明朝水师所用的最大战船只有400料,而且都是用旧船的木料建造的。

    还有就是海防战略退步,海防线内缩。

    明初实行进攻型的防御战略,针对来自倭寇的海上威胁,明朝每一年都派出上千艘战舰在南北海域内巡逻,即所谓春巡与夏巡。

    首先以舰队巡逻于海上,警戒侦察和寻机歼敌。

    当倭寇深入内海,则利用报警通讯系统,集中水师与外岛守军协同歼灭。

    若倭寇登陆,则以水师与沿海卫所驻军协同歼灭。

    此外明军还经常出动舰队攻击敌占岛屿,粉碎倭寇的基地。

    进攻型战略的顶点是在追击倭寇的战斗中明军曾到达朝鲜海岸与琉球群岛。

    而为了消除来自东南亚方向的海上威胁,郑和的船队曾在马六甲海峡展开战斗。

    总之,歼敌于海上是海防战略的核心。

    仁宣之后,明朝开始收缩海防线,远洋船队被召回,大型舰只停止建造,岛屿基地被放弃,撤退政策使水师受到重创,海防线被从远海甚至外洋压回海岸。

    我们不能说正统前期三杨主导的政策就是错误的,在主君年幼的情况下,三杨的辅政完全足以称得上是经典案例。

    承接了仁宣之治的宝贵财产,大明依然鼎盛,且此时的大明虽然已有不少衰退的迹象急需一个强势的帝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时的勋贵阶级还没残疾,并且没有完全堕落。

    文武两班子也没有出现一方强一方弱的情况,且老臣功臣都在。

    尤其是永仁宣三朝海贸积累下的财富,这都无疑让后来接手的正统皇帝有足以施展拳脚的机会。

    可惜了可惜,正统皇帝朱祁镇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甚至他哪怕是一个像明孝宗一样的守成平庸之君,大明也不会出现意外。

    所以我们现代的网友臆想了一个小说桥段,如果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二年驾崩后魂穿到正统十年的朱祁镇身上,他都不敢想这能有多爽:

    嫡长子顺位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