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高炽想要否认,但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任何狡辩的话来。
如果真的是他登基,肯定会砍一些军费上的开支的。
自己作为管家的太子爷,军费开支有多大,对民生有什么样的影响肯定一清二楚。
看着自家太子濡喏不言的样子,朱棣哀叹一口气,悠悠道:“儿子不孝啊!”
【还有就是华夏古代地缘政治思想,有两个致命弱点。
第一,缺乏海权观念,是典型的大陆性地缘政治观。
华夏并不是缺乏航海传统的国家,至迟在春秋时代就有了海上运输和海军。
但却缺乏对海洋战略价值的重视,只有郑和有对海洋的战略眼光,郑和舰队的部分成员拥有海上探险精神,为此他们曾深入前人从未涉足的海域,他们实际上是进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第一批航海家。
然而他们悲惨的出身注定他们的努力是失败的,这些华夏古代罕见的航海家都是备受歧视的宦官,他们的成功只能加重主流社会对航海的敌视。
明朝官僚们在1422年趁郑和远在海外之际,终于让皇帝放弃了海外扩张的企图,他们的理由是,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它让我们感到恐惧。
不久郑和被召回,舰队在海港中烂掉,它的航海资料被兵部销毁,停止建造远洋舰船,严禁海外私人贸易,将近在咫尺的制海权拱手让与他人。
海权观念的缺失造成了国防战略中的大陆军主义,从而使水师得不到足够的资源。】
一时之间,天幕上的地图炮让各朝不少的文人墨客以及统治者们感到害臊。
说到底,不重视海洋不还是因为他们统治集团的原因嘛。
在传统的儒家观念里,老老实实种地就可以了,什么出海啊,这是妖道!祸国殃民的啊!
【第二个致命弱点是半虚构的华夏中心论,华夏在自古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把其他国家当作蛮夷,沉醉在起初是真实的继则是虚幻的最后是伪造的世界中心地位中,不愿意了解朝贡圈外的世界。
由于落后的地理观,当时认为郑和已到达整个世界,在海上没有发现与中国抗衡的力量,因此保持水师也变得没有必要。
中国中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