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是当时重要的商路要地,虽然唐军的主力早已撤出,但是凭借着唐王朝在此多年的经营,沙洲依然坚守到河西走廊基本都落入吐蕃之手后,才最终陷落。
当吐蕃攻打沙州时,尽管当时和朝廷的联系已经中断,城中军民仍不肯束手就擒。
沙州刺史周鼎,一边固守城池,一边向回鹘求救。
可是,始终盼不来救兵的消息,周鼎心如死灰,召集诸将,主张焚毁城郭,率众东逃。
都知兵马使阎朝,见主将已然意志消沉,不惜承担罪名,将周鼎缢杀。
结果,沙州军民非但没有责备阎朝,反而支持他自领州事,集结在他旗下,共同抗敌。
在内缺粮草,外无救兵的坏境下,阎朝带领沙州百姓,抵抗吐蕃,长达10年之久。
自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起,廓州、凉州、兰州、瓜州、沙州等地相继陷落。
诗人张籍的一首《横吹曲辞·陇头》,描写了凉州陷落时的惨状: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愤慨的张籍在诗中发出呼吁:
难道就有没有像李广、李蔡兄弟那样的名将,来收复凉州,带领百姓们重回汉家故土吗?
直到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沙州弹尽粮绝,城中军民处于绝境。
为保他们安全,阎朝与蕃将相约,不得伤害、驱逐百姓,这才出城投降。
顽抗多年的阎朝,投降后被吐蕃人下毒暗杀。
沙州,至此陷落。】
沙州就是敦煌
李世民清楚的记得,前来内地平叛的多支勤王军正是安西边军。
哥舒翰、高仙芝、王思礼、郭子仪、李嗣业等等率领自己的部队往长安奔去,他们有的甚至永远留在了长安。
“又是一段被安史之乱所影响到的大唐历史吗?”
李世民示意宫人将他的软榻换成胡床,长孙皇后心疼的上前想要帮皇帝舒缓下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