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264章 纵然十死九亡,也要前往长安(3/4)
争吐蕃一事告知朝廷,让天下人知道,在沦陷区生活了数十年的百姓们,依然不忘自己是大唐的子民。

    张仪潮自然不会只派一队信使,道路断绝几十年,路上凶险不断。

    最后十队亲兵带上沉甸甸的信笺,从不同方向踏上了去往长安之路。

    十队信使,九队罹难,唯有一支幸存,他们从瓜州向东爬上了阿拉善高原一路向东,到了如今的银川北方再一路南下,全程三千多里地。

    848年出发,直至850年年末,最终到达了长安。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悟真迂道东北,被天德军防御使李丕发现。

    在他的协助下,悟真终于到达长安。他的这支小队经历荒漠、高原、党项人的劫掠、吐蕃人的追杀。

    多年来一直身陷吐蕃人统治的僧人,历经艰难险阻,站在了唐朝的中央,他告诉人们,河西的百姓们,起义了。

    与唐朝取得联系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议潮派其兄张议潭和起义诸将李明达、李明振等二十九人正式入朝告捷,并献上沙、瓜等十一州图籍,宣布效忠唐朝。

    从河西来的几队使者,早已在长安城引起轰动。

    平生最爱读《贞观政要》,时时以李世民为榜样,更是在当时有着“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李忱,得知张议潮的英雄事迹,感慨道:“关西出将,岂虚也哉。”】

    秦楚之间关系还是不错的,纵然斗争不断,但是上层之间的联姻和人才交流也不断证实了贵族政治的特点。

    故而,嬴政看到这里,肃然起敬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这是屈原的诗,九歌·国殇,里面的。)

    对于大秦而言,这样的壮士、勇士怎么不值得敬佩呢!

    刘彻:“唐人之武德,丝毫不弱我汉家啊!”

    “此等事迹,真壮士也!”

    卫青好奇道:“既然唐人如此悍勇,为何能坐视故土和百姓沦陷数十年?”

    上官仪笑道:“卫将军,唐人悍勇与唐皇何干?”

    “且唐朝朝廷当时已经暗衰,中央没有力量也没有一位如唐太宗一样的皇帝,焉能有中兴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