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后蜀这个皇帝的这些碑铭真是警世之言啊!”
“这些话用来训诫官场诸员,也是丝毫不为过的。”
季汉众人看了之后也是纷纷唏嘘,谁也没想到能讲出这样一番话的君主居然是个奢侈享受的亡国之君。
庞统道:“只要求官员如此,而他自己却没有做到,也难怪后蜀会灭亡了。”
其他朝代或许是在吃瓜,但是宋朝上下可就没那么淡定了。
自家太宗是个什么德行,自己人心里清楚就好了,现在好了,脸丢到了其他地方了,捡都捡不回来。
宋理宗赵昀:“太宗之德,顺逆之时也。若我艺祖子嗣常在,大宋安能沦落至此?”
宋朝时期,常以艺祖来代称赵匡胤,赵构称帝之后,仅有一子,且三岁早夭,其他妻妾子女在东京城破的时候被掳走了,故而无后。
南宋从第二位君主开始就转变成了艺祖后裔,例如宋孝宗赵昚为艺祖七世孙。
建隆时期,延庆宫之中,赵大管家黑着一张粗脸,没好气的道:“咱家混了一辈子的世道,从未在外人前丢过份子!”
“如今倒好,天幕出现之后,晋王一脉给俺们家倒是好生涨脸!”
说罢,赵大看向被他揍了半天恢复些许的赵光义,虽然这个弟弟被自己揍的挺惨,但自小接受杜太后兄弟友爱教育的他始终于心不忍。
自顾的在心里哀叹了一声,随即冷淡道:“晋王无德,着今日起潜心修道,号空明法师!”
赵光义嘴唇微颌,嚅动了半天,始终没有吭声,最后也只是跪在地上,重重的叩了一首。
他知道,哥哥最后还是愿意放过了他一条性命。
宋朝皇帝和唐朝明朝一样,皇室都是崇信道教的,这个大家应该都清楚,毕竟北宋的道君皇帝天下著名。
不同的是,唐朝是蹭老子的名气,陇西李听起来像个“兵痞”,但是挨上了老子这个李,那就像个传承千年,耕读传家的贵族了,顺便的挨上了道教。
但是隋唐之际,佛教氛围浓厚,普通信佛众多,所以唐初国策定道教尊老子,未免没有平衡宗教的权宜。
【赵匡胤在平定荆湖和灭亡后蜀之后,曾劝南汉臣服,交出过去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