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385年,他是谢玄的孙子、王羲之的外孙。
幼即聪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可以说谢灵运完美继承了家族里的优良基因,除了他爹不聪明以外,一出场就是神童。
虽然此时的谢家不如从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依然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在东晋。
由于从小就被寄养在一位非常有名的道士家里,所以小名叫“客儿”。
作为声名在外的谢氏子弟,谢灵运的官路按说是挺幸运的了,要比一般人高很多,但是谢灵运不满足。
从东晋末年到刘宋,谢灵运做的都是参军、侍郎、秘书丞一类的职务,手上没有实权。
而且在刘裕建立刘宋政权后,还把谢灵运袭封的康乐公爵降成了侯爵,“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
无论是宋武帝刘裕还是宋文帝刘义隆,看中的都是谢灵运的文才,而不是吏才。
谢灵运是非常高傲的一个人,除了曹植以外谁也不服。
所以眼看着自己没得到重用,而像王华、王昙首这些文才不如自己的人都参政机要,成为朝廷枢纽,他的心态便开始失衡,对朝廷是有怨望的。
谢灵运心怀愤懑,便开始作死,主要体现在工作态度上。
刘裕死后,刘义符即位,谢灵运便对政务指手画脚,大臣对他很不满,把他外调为永嘉太守。
身为太守,谢灵运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游山玩水,到处旅游,为此还专门发明了登山用的“谢公屐”,“理人听讼,不复关怀”。
在永嘉郡待了一年后,谢灵运不想干就辞职了。
辞职理由是身体不好,有病,但是根据谢晦等人专门写信劝他不要作死来看,这次辞职只是谢灵运的意气用事,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对朝廷有怨气而已。
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打算重新起用谢灵运,但是聘用了他两次他都不去,直到光禄大夫范泰带着皇帝的表扬信去请他,谢灵运这才出来做官。
得亏谢灵运遇到的是刘义隆这种爱好文学的皇帝,要不然就凭谢灵运这作死能力说不定就得罪皇帝了。
但是刘义隆看中的也仅仅是他的才华而已,平时只让他作作诗、写写字,没有给他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