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直接赐下毒酒要处死这个“亡国之君”,并再次当李煜的面凌辱了小周后,随即李煜喝了毒酒后身亡,小周后随之殉情。
我们再来点评下李后主的这首帝王绝命诗。
其实早在李煜百年之前,十八岁的唐朝传奇女诗人鱼玄机就曾在诗中表达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相似意境。
她在思念情人李亿的《江陵愁望寄子安》中写道:“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但直到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出来,才把“东流水”和“愁”的意境提升到了神品的高度。
所以,他的“东流水”和“愁”一经乐工们唱出来,就把赵光义听炸了。
这歌声中唱的那个“愁”,既愁美到哭,又愁美到崩溃,愁美到让他绝望,让他怀疑人生。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们知道,大宋的皇上都喜欢弹弹琴,画画画,写写字,吟吟诗,而这首词足以让他立马意识到,原来他自己的那些附庸风雅的诗词都不过是狗屎。
这不是在打脸吗?
难怪他会怒从心头起,恨向胆边生。好,算你狠,你知道我可以霸占你的女人,却无法霸占你的才情,那我杀了你再没话说了吧?
但赵光义还是晚了一步,在杀了他之前,李煜已经说出了很多名垂千古的话: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最是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除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情仇,李煜还以如此巨大的情感力量,仅仅利用“水”的流动性和一去不复返,就将光阴易逝,人生无常的终极感伤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使词作超越了一己的慨叹,而抵达普遍的人性深度。
抛却帝王的身份不说,这样的李煜,能不让自诩读了很多书比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