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认可他们欣赏他们!”
“但这些人不适合出仕做官啊!”
“还是像柳三郎一样,奉旨填词,才是最好的出路!”
【王勃到滕王阁是路过,他的目的地是到交趾看望父亲,结果乘船时遇到风浪,落水而死,年仅26岁。天妒英才,真是可惜了。
是金子永远不会被沙砾埋没,是人杰也不会因为短寿而失去生命色彩,王勃一生虽短如流星,瞬间划过,还是给我们留下太多珍品。
那篇《滕王阁序》写得美不胜收,文中简直是字字珠玑,像什么 物宝天华,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彩星驰都是绝佳的词语,又有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样的精彩句子,千载之后读来,仍是如食花瓣,满口余香。
王勃流传最广的是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很有气魄,感觉乐观向上。
不过这是他年少时的作品,多少有点辛弃疾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状态。
人的心情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后来王勃写过一篇叫做《别薛华》的诗:
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 俱是梦中人。
感觉凄凄惨惨,和上面那首大不一样,有判若两人的感觉。其实,才子词人们命运凄惨的时候可能更多些。
王勃的一生很短,他只活到了20多岁就死了。
短短的几十年里,却能作出一篇篇的佳作流传人世千年不朽,这样的人生又怎么说得上是惋惜呢。
正如王勃诗中写的离别一样,都说人生哪有不散的宴席,可是这样一说,别离就不会流泪伤心了吗?
还是会,只是千言万语,最终只好一句“朋友,珍重”作别。
故而,让我们像王勃诗中的离别一样,对这位“故人”道一声再见。】
【网友说:
“王勃确实是千年难遇的天才!最欣赏的是这句:关山难越,谁悲单身之狗。萍水相逢,尽是他人之妻。”
“滕王阁序牛逼在,800多字,刚好满足高考作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