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337章 赤壁赋(1/5)
    【城外的东坡,毕竟是官地,总归还是要担心被官府收回。

    为了一家人的温饱,他前往沙湖准备购买一块自己的土地。去沙湖的路上,下雨了。就着大雨淋漓的环境下,苏轼写了一首词,并再次被千古传诵。

    现代一位著名的学者《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对这件事和这首词是这样评价的:

    “东坡时在黄州,此词乃写途中遇雨之事。中途遇雨,事极寻常,东坡却能于此寻常事故中写出其平生学养。盖有学养之人,随时随地,皆能表现出忧乐两忘之胸怀。东坡一生政治上之遭遇,极为波动,然而思想行为不因此而有所改变,反而愈遭挫折,愈见刚强,挫折越大,声誉越高。此非可悻致者,必平日有修养,临事能坚定,然后可得此效果也。”

    而这首词,就是苏东坡时期著名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东坡在黄州五年间,他自我突围的一个政治宣言,他告诉世人,他自我突破出来了,实现了自我超越。

    假若他不曾遭遇“乌台诗案”,假若他不曾躬耕东坡,心境必然大大不同。】

    “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欧阳修毫无掩饰自己欣赏之意,他为苏轼能在困境中不倒,仍保持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而称赞。

    “这就是老夫看好的年轻人啊!大宋未来,不!未来的诸夏都会传颂他的名字!”

    南宋鹅湖

    稼轩先生本人是很喜欢豪放派的诗词的,因为他本人也是。

    “东坡居士这一首《定风波》将范文正公所有的‘不以物喜,不因己悲’的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全词简单且寥寥数十字,却能让读者由心的被他所影响,当初老夫初读的时候,也忽觉得世间万事不过寥寥,只管向前去!”

    朱熹点点顿首好友的话语,“仕途不可学苏子瞻,可人生心态可学苏东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