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灭过国的将军。
秦始皇嬴政倒是微微点头,他似乎明白后世将乐毅上榜的原因。“望诸君不但是一位将军那么简单,他更出色的是他的内政能力。”
“拒绝加入当时鼎盛的齐国,而是去了诸侯之中最为弱小的燕国。”
“燕国在望诸君的手里,短短几年就焕发了新机,不但把齐国从诸侯霸主的地位赶了下来,还第一次让被称为北蛮的燕国也有了注视中原的实力!”
“乐毅上榜了武庙十哲这样的地位,倒是让朕对后世这个武庙选人的标准有了一个简单的猜测啊!”
东汉
许都的魏王府里,曹操在看到天幕盘点的第一个人时,“战国时期的燕国乐毅,战国名将里此人名声不显,远远不如白起等人的名气大。”
“但若是孤为战国之君,则宁愿是手下多一些乐毅这样的人,而不是廉颇、白起那些大统帅。”会带兵打仗的将军很多,但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全能人才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不过,战国有乐毅,我大魏也有乐毅将军嘛!”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手下的将领。
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乐羊子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国在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带兵所灭,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后来,赵国国内爆发了内乱,赵武灵王利用离间计挑拨公子章和公子成失败后,被李兑和公子成围困于沙丘,活活饿死。
为了躲避沙丘之乱,乐毅来到了魏国的都城大梁,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当了魏国的大夫。
与此同时,燕王脍昏庸无能、忠奸不分,为了使自己名垂青史,自我认为圣明程度盖过了尧舜禹这样的贤君,所以就主动的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燕国的丞相子之,结果将燕国给搞的乌烟瘴气。
燕国的太子平觉得自己是最委屈的,于是他在燕国的将军的支持下,决定使用武力夺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王位。
于是燕国就这样全国陷入了内乱之中,与此同时,齐国瞅准了时机打算攻打燕国。
当时孟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