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题字旁,有一片密密麻麻的刻字。

    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刻字,官方将其涂上红蓝两色保护漆,对其进行保护。

    其中,一处显眼位置,留有一首六言诗。

    王安石题字

    【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诗文落款,【荆公】。

    王安石,又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样是一位文坛大佬。

    巧合的是,在王安石诗文下方,有人根据王安石诗文韵作,题刻一首诗文。

    刘应峰题刻

    诗文内容【沿山阿而咏归,坐石上以濯缨。山似黛而重围,水如玉而可掬。】

    这首诗,是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刘应风,用王安石韵作。

    继续向前,再次出现一位大佬级人物题刻。

    【先生仙去几经年,流水青山不改迁。拂拭悬崖观古字,尘心病眼两醒然。】

    竟然是宋代另一位大佬,王安石弟子,苏轼刻字。

    这里的先生,指的就是苏轼的师父——王安石。

    题字表达了苏轼对王安石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天柱山内景色的赞美。

    曹嘉宁有重任在身,并未在这些名人题字上浪费太多时间,简单欣赏片刻,快步朝山顶走去。

    山顶寺庙门口,飘荡着一股淡淡的熏香味。

    这是店内长期供奉的佛香,以及游客们捐赠的香火,散发出来的燃香味道。

    刚过完春节,正是公司最忙的时候,大城市的牛马们都在努力工作,山上的游客很好。

    曹嘉宁根据红色宝光的位置,绕过寺庙大堂,绕到寺后小院。

    这里有2排联排平房,是僧人们日常休息的地方。

    小院中央,有一口井,红色宝光,正是从井中散发出来。

    “您好,这里是寺庙内部区域,不对外开放!”

    “需要祈福、燃香,请到前院。”

    就在曹嘉宁观察那处水井时,2位身着灰色僧服的僧人,朝曹嘉宁走来。

    看对方的模样,曹嘉宁若是不肯离开,两位“大师”要对曹嘉宁展示一下少林绝学了。

    就在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