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坏参半,有品质不错的古玩,也有扔大街上都没有要的现代工艺品。

    这些,应该是李天明比较重视的收藏。

    最西侧,只有5个展柜,墙角还有一堆无处摆放的“垃圾”。

    曹嘉宁径直来到好东西最多的东侧精品区,闲庭信步的走在最前面。

    “这幅黄宾虹的《黄山汤口》是仿品,近代仿品,最多也就20年,拿下来吧!”

    “啊?”

    身后的李天明惊讶得张大嘴巴,“不应该呀,这是我年轻时候,在佳士得拍卖行拍下来的。”

    “到现在差不多有20年了。”

    曹嘉宁面无表情的摆摆手,“那更没错了,你拍这这幅画的时候,它刚画好。”

    “它用的是现熟宣纸,采用【直染法】做旧。”

    “所谓直染法,是指将临摹好的画平铺在厚玻璃上,用毛笔蘸隔夜浓茶吐沫在画上,茶水干以后会留下浅褐色茶渍。”

    “再用喷壶装满白醋,均匀喷洒在画上,反复操作几次,画纸颜色发黄,看起来很像有年代的纸张。”

    “你当时拍下这幅画的时候,就没有感觉它没有笔墨味道,反倒有一股淡淡的酸味?”

    “啊这”

    李天明尴尬的扁扁嘴,他入行几十年,却连入门级选手都算不上。

    他已经跟人吹嘘十多年,在佳士得拍下黄宾虹大师真迹。

    现在想想,那些人背地里不知道怎么蛐蛐他呢。

    李天明羞得老脸通红,愤恨的将这幅画从博古架上取下,将其卷好扔进手推车中。

    “多谢曹先生指点。”

    “不客气!”

    曹嘉宁淡淡一笑,继续往前走。

    “这幅黄庭坚的《酒德颂》也是仿品。”

    “不过,仿作之人是清早期书画大师,是有清早四大僧之称的朱耷(dā),号八大山人。”

    说着,曹嘉宁伸出右手,指尖指向这幅画右下角位置,这里有数方红色铃印。

    在一方红色铃印旁,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小字——【驴】。

    “看到这个驴字吗,这是朱耷自留款。”

    “朱耷的【耷】字,有大耳朵驴的意思,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