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价值不可估量的宝石矿,他更感兴趣的是郑和宝藏中的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明青花等等。

    更换好衣服后,他第一时间清点瓷器方面的收获。

    白绿釉彩陶器158件,越窑青瓷共235件,邢窑白瓷共345件,明青花瓷450件

    所有瓷器类加在一起,一共2210件。

    2210件瓷器,与当初郑平安跟曹嘉宁所说的不计其数,一艘船都装不下,有着很大的差距。

    并且,这些外销瓷器,精品率占比并不高,绝大多数都是刚刚达到【精品级】门槛的制式官窑。

    只有很少一部分,达到【珍品级】。

    曹嘉宁最期待的,越窑青瓷中的巅峰之作——秘色瓷,一件都没有。

    对于这点,曹嘉宁略微有些失望。

    作为行内人,他心里很清楚,秘色瓷、后周柴窑这种已经失传的瓷器,有多么稀有。

    郑和作为大明官方代言人,进行海上贸易,他手中都没留下一件半件秘色瓷,可想而知,秘色瓷有多么珍贵。

    “唉,没有就算了。”

    “马上就要去南海,那艘沉船上有品质不错的越窑青瓷,说不定会有秘色瓷。”

    “这种稀有之物,得到是运气,得不到也不能过分苛责。”

    简单感慨片刻,曹嘉宁从众多瓷器中,将28件品级达到【珍品级】的瓷器,单独划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