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巡视边关。”
“自嘉靖二十五年起,更是巡抚天同等河东地区十年之久。”
“若朕用他抵御外敌。”
“那么除了辽东之外,九边的军政大权都将落入他一人之手!”
“不出半年,他必成朕的心头大患!”
“并非朕偏用仇鸾,实是朕别无选择!”
后人在史书上只看到杨博,他是天下三杰之一。
但对于一位皇帝而言,
像杨博这样在家乡附近任职,且能力出众的人,最佳用法就是将其调入内阁。
然而这样一来。
边疆又会没人可用了。
朱元璋紧锁眉头,看着朱厚熜问道:“你的做法或许没错!”
“但这并不足以说明文臣都不听话?”
地方权臣的壮大,对整个国家的稳定而言,绝非好事。
朱厚熜的举措看似无懈可击。
然而。
这仅是表面现象。
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大臣们敢公然违抗命令。
朱厚熜这时恭敬地说道:“太祖爷爷,其实这当中还有一件,您不知道的事情!”
朱元璋轻声问道:“什么事?”
朱厚熜当即说道:“仇鸾去世后。”
“我便指派内廷宦官监军,命杨博担任经略,总管边疆军务。”
“嘉靖三十一年二月,宣府传来捷报,称斩杀了一名草原勇将。”
“后来据锦衣卫侦查!这名将领名叫蒙元汉。”
朱元璋的眉头突然紧皱,问道:“这个人有问题?”
“是的!”
“锦衣卫后来查明,他并非来犯边!”
“而是来经商的!”
“是宣府的将领擅自杀害,并上报战功!”
听到这里。
朱元璋的眉头立刻紧皱起来。
随即愤怒地咬紧牙关,低声咆哮道:“他们如此无中生有,是要造反?”
朱由检轻声插话道:“据史册记载,嘉靖末年边患不断,直至隆庆朝才得以平息。”
朱元璋一脸阴沉的说道:“那你怎么不把这些奸臣都给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