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著名的堕落文人周玉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好的地方官不仅能让治下的百姓干活,同时也能把皇帝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当做牛马一样使唤。

    杨大知县对周玉才先生的观点很是赞同,所以他直接写了一封奏本给朱重八朱皇帝,请求朱重八朱皇帝对宁阳县的几个木匠进行赏赐。

    另外,杨大知县在奏本里表示:因为制造的时间太晚,等收割机造出来的时候,宁阳县的百姓已经收割完了冬小麦,所以只能拿宁阳县周边荒地的野草进行了验证。

    事实证明,收割机割草的速度比人用镰刀割草要快得多。

    在不使用畜力的前提下,三个人操作一台收割机,割草的速度比三个人用镰刀割草的速度略微快了那么一丁点儿,基本上没什么差别。。

    而在使用牛马或者骡子等牲口的时候,两个人操作一台收割机,割草的速度就要比五个人用镰刀割草的速度还快很多。

    但是,不管速度持平还是快上很多,最重要的都是百姓不需要再弯着腰去割麦子。

    杨少峰杨大知县还表示:宁阳县是大明著名的贫困县,是十分落后的小县,百姓数量稀少,所拥有的各项条件也都十分简陋,如果朱重八朱皇帝能够让工部对收割机加以改进,想必能让收割机的效率再进一步提升,以后无论是“走镰割”还是“围镰割”都将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能让百姓起起腰来的收割机。

    所谓“走镰割”就是弯着腰,左手搂麦,右手握镰,向右后方割拉,男丁们在割麦子的时候通常会采用这种姿势。

    而所谓的“围镰割”是妇女们常常采用的姿势,半下蹲,虽然效率较慢,但割出的麦茬比较低,累了还可以就势坐下歇歇。

    有些比较能干的妇人,往往会在寅时过半(早上四点)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下地去割麦子,等到了戌时(傍晚七点)的时候,一个妇人往往也能割出一亩多地甚至两亩地的麦子。

    杨少峰在奏本里指出:并不是所有地方的百姓都能做到家家户户有两三把镰刀,很多地方可能一家人都只有一把镰刀甚至于连一把镰刀没有,收割机的出现不光解决了百姓割麦子时的姿势问题,顺便还解决了大明百姓缺少镰刀的问题。

    然后,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