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眼前一亮,连声追问道:“姐夫快说,是什么话?”

    杨少峰道:“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

    朱标微微一怔,随即便小声重复了一遍。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

    杨少峰嗯了一声,说道:“不错。”

    “因为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是因时制宜还是因地制宜,最后都离不开的一个因素就是人。”

    “倘若丁口数量不足,田地谁来耕种?道路又让谁来修?”

    朱标点了点头,随即又满是好奇的问道:“那先修路和多种树又怎么说?”

    杨少峰道:“所谓先修路,就是类似于宁阳县和登州这样儿修路。”

    “一是要方便百姓出行,二是要方便财货流通。”

    “至于多种树,其实就有许多原因在里面了。”

    “第一个原因,是盖房子需要用到房梁柱枋檩,造船也同样需要用到大量的优质木材。”

    “第二个原因,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百姓生活中离不开柴火,除去煤炭和麦秸、稻草以外,木头也是很重要的燃料。”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许多窑里要用到木柴。”

    “而第四个原因,则是多种树木能保持水土,避免出现因为水土流失而导致的灾害。”

    “第五个原因……”

    杨少峰微微叹息一声道:“自古以来,每逢战乱,树木往往都会被大量砍伐。”

    “或是因为不利于观察敌情。”

    “或是因为要打造攻城器械。”

    “树木被大量砍伐之后,百姓再难树下乘凉,盖房子也会缺少木头,冬天同样会缺少木柴。”

    “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原因,臣一时半会儿的也想不出来。”

    “殿下不妨在回京之后去问问韩国公和诚意伯。”

    朱标顿时有种大无语的感觉。

    自家这姐夫可真是。

    现在还惦记着韩国公和诚意伯呢……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朱标才长舒一口气,说道:“姐夫,小弟决定了,先修路,多种树!”

    杨少峰微微一怔。

    什么玩意儿你就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