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诚意伯通晓儒家经典,若是觉得韩国公说得错了,自然也可以写文章到邸报进行反驳。”
“最重要的是,这些文章通过各地县学州学生员之口,入百姓之耳,不也是宣扬教化?”
“等以后识字的百姓多了起来,邸报也可以多加印刷,听凭百姓购买。”
朱皇帝和李善长、刘伯温三人脸上的笑意顿时更浓了。
尤其是刘伯温,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老夫拿你们没辙。
毕竟你们人多,老夫就一张嘴,哪怕暗戳戳的搞死你们也骂不过你们。
但是现在不一样哟。
老夫可以往邸报投文章。
分发到大明一千多个州县,最最起码也得有一千多个生员把老夫的文章读给百姓听。
到时候老夫一天写三篇文章!
再跟宁阳县的那三个生员商量商量,不刊登你们的文章。
自此以后,就只有老夫骂你们,你们觉得没有机会骂老夫!
啧啧。
果然,混江湖最重要的就是跟对大哥。
绝对不能讲什么同乡义气,那玩意儿特么的害死人不偿命!
朱皇帝倒是没想过利用邸报来跟人对喷。
朱皇帝想的是以后再也没人能曲解咱朱重八的旨意了。
也同样没有人能曲解朝堂的动态。
正当君臣三人胡乱琢磨时,朱标却又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摆到了朱皇帝的面前。
朱皇帝微微一怔,问道:“这是?”
朱标笑了笑,说道:“这是孩儿让人弄出来的邸报的样本,还请父亲过目。”
朱皇帝当即便抓起邸报看了起来。
“目录。”
“大明各行省的改制变动。”
“山东布政使司将开始修路。”
“登州榷场带给大明朝廷和百姓的好处。”
“犁头案始末。”
“民间故事。”
“……”
朱皇帝翻看了几页,慢慢的就陷进了邸报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