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常用药。”

    “你要是不信,你就随便找个百姓家里打听打听。”

    朱皇帝微微一愣,问道:“百姓家里都常备着药?咱们宁阳县的百姓都这么富裕?”

    药局伙计笑道:“开什么玩笑,谁家没事儿买药备着?”

    瞧着朱皇帝一脸懵逼的模样,药局伙计干脆解释了几句:“是大老爷让药局把药拿给百姓的,一户人家备上十副药,五副风寒的,五副湿热的。”

    “还有,这些药是给了钱的,是大老爷从县库里出的钱,你可以去查账。”

    朱皇帝没在乎钱的问题。

    朱皇帝在乎的是百姓家里的药会不会放坏。

    然而药局伙计却笑着说道:“百姓家里的药都是半年一换。”

    “杨御医他们说了,这药放一年不用,基本上也就没什么用了。”

    “所以百姓家里的药都是半年一换,换回来的药会卖到登州府给那些苦役吃。”

    “反正登州府那边的苦役多,得病的也多。”

    朱皇帝顿时再无怀疑。

    这一套一套的操作,确实是那个狗东西的行事风格。

    朱皇帝有时候都怀疑,登州府苦役吃不完的药,那个狗东西会不会拿到榷场里再卖一次。

    眼看着朱皇帝没什么新问题了,药局伙计又开口说道:“还有要问的没?没有你就赶紧走,我这儿还忙着呢。”

    朱皇帝强压住跑到登州骂人的冲动,黑着脸问道:“咱还想看看你说的那些药,顺便再问问怎么判断是风寒还是湿热。”

    药局伙计翻了个白眼,直接转身走到药柜那里拿出两包药和两张纸,回来后递给朱皇帝。

    “这两包药,一包是风寒,一包是风热。”

    “想要知道风寒还是风热,是虚证还是实证,是表证还是里证,看这两张纸上面的东西。”

    朱皇帝接过两包药和两张纸,打开药包后却见里面大部分都是被切碎或是碾成粉的药,基本上没办法判断里面具体有什么东西。

    而在看过那两张纸后,朱皇帝顿时就移不开眼睛了。

    “发热、怕冷是表证,发热、不怕冷而出汗、口渴是里证。”

    “经常怕冷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