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的延达麻失里?”

    “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胡元中书右相。”

    “咱最不担心的就是向导。”

    瞧着信誓旦旦的朱皇帝,杨少峰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这老登是不是有点儿傻?

    “小婿说的向导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其他的像粮草运输、物资补充、兵员补充等等因素也同样需要考虑。”

    “更重要的是,所有北伐的士卒,除了那些想着马上搏封侯的之外,剩下的士卒心里是怎么想的?”

    “远征漠北,和北逐胡元入朔漠是不一样的。”

    “后者是驱逐鞑虏,保家卫国。”

    “前者呢?”

    “在大部分的士卒们看来,远征漠北是为大明开疆扩土,是为了上层将领的军功。”

    “他们未必愿意打这个仗。”

    “跟虚无缥缈的军功,甚至有可能把命丢在草原的风险比起来,他们难道不希望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再加上诸多远征漠北的不利因素,失败不就是必然的事情?”

    “倘若岳父大人不信,也可以让人去翻一翻历代有关远征草原的战争史。”

    赢了的那些战例不需要参考,毕竟都是些一笔带过的玩意儿。

    输了的那些战例倒是可以好好翻一翻。

    什么起因,过程,行军路线,布阵方式,将领的计策,交战过程,凡是能够导致打输的因素,基本上都记载的明明白白。

    而在杨少峰说完之后,朱皇帝也陷入了沉默当中。

    直到过了好半晌,朱皇帝才缓过神来,望着杨少峰问道:“那你给咱说说,倘若卫所士卒逃亡这个事儿交给你来办,你打算怎么弄?”

    嗯?

    本官只是想开导开导你个老登,省得你钻进牛角尖里怀疑人生。

    你却反过来给本官安排工作?

    你这纯纯是恩将仇报了!

    杨少峰在心里冷哼一声,向着朱皇帝拱手说道:“倘若是小婿,就先改军户世代承袭的规矩。”

    “或者说是废除军户也可以。”

    “视军户之子如农户之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