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他才缓声道:“怎么?向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行事果决的护国侯,如今竟也会有为难之时吗?”
言语之间,似笑非笑,仿佛早已洞悉了白狄此番前来的目的。
姬羽雎心中自是清楚得很,如今的白狄在朝堂之上可谓声名狼藉,已然沦为众矢之的,犹如那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若说白狄不来寻他帮忙,那才真是咄咄怪事呢。
“陛下,臣已经好久未曾动刀了,趁着此次良机……不如再次肃清一下那些个不听话之人如何?”
白狄一边说着,一边若有深意地看向姬羽雎,眼中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姬羽雎一听这话,顿时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他皱起眉头,满脸无奈地回应道:“又要肃清?!”
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显然对白狄的提议感到十分头疼。
“你都已经肃清两轮了啊,还要继续肃清下去?照这样的速度,朕这朝堂之上恐怕连能站着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吧?”
姬羽雎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心中的烦躁情绪。
然而,白狄却丝毫不以为然,他愤愤不平地反驳道:“就算如此,难道就能容忍那些在殿内妖言惑众的家伙肆意妄为吗?陛下您不知道他们都把我说成什么样子了!”
说到此处,白狄的脸色愈发阴沉。
姬羽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明白如今朝中对于白狄的舆论确实不太有利,但动不动就要杀人肃清,实在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于是,他语重心长地劝解道:“朕自然清楚当前朝中的形势对你不利,可即便如此,你也不必一开口就是喊打喊杀呀。咱们总得想些更为妥善的法子来应对才是。”
第一次由于那令人震惊的“郭桓案”,有多达一千多位臣子殒命!
而紧接着,第二次“通敌案”再次爆发,又有数百名大臣被抄了家。
如此算来,里里外外死去的官员总数已然超过两千之多,而且无一不是因那白帝所致啊!
平心而论,或许杀掉这些人确实有着一定的理由和依据
然而,此次情况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