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要成为冠军的我们 > 第79章 难念的经(4/5)
很高的要求,这种打法的特点是慢而稳,对手很难找到进攻的机会,需要球员有极高的专注力和耐心。

    国乒队年轻的小将们可能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在面对削球时就显得有些吃力。

    值得注意的是,削球打法在国际比赛中并不罕见,很多队伍都有专门的削球手。

    国乒在这方面的准备可能还不够充分,没有足够的针对性训练来应对这种打法。

    所以,在比赛场上,乒乓小将们可能就会感到措手不及。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些可能存在的原因。

    其实,无论是技术上的不足还是策略上的缺失,背后都反映出国家队在培养年轻选手时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和专业指导。

    毕竟,乒乓球是一项非常讲究细节和技术。

    而且,在弧圈球技术成熟之前,对付削球的办法并不多,运动员常常被削球手带着走。

    面对飞来的下旋球,球员常常只能同样以下旋球回去,这便落入了削球手的圈套:削球是他的强项。

    一旦球员回球质量不高,球旋转的速度不够快,就会被对方一板拍死。所以,进攻型运动员对削球手很头疼,称他们是打不死的牛皮糖。

    然而,削球手并不是没有短板。

    削球手大多通过远台防守战术消耗对方,以空间换时间,慢慢拖死对手,这就决定了他们打出的球速度比较慢。

    而且,人的力量总体是有限的,当球员需要将更多力施加到球的旋转上时,球平动的速度自然会降下来;由于削球手离台更远,当球落到台面时,它旋转的速度远不如出手时那么快;由于球更飘,加上与球台碰撞瞬间的“刹车力”,下旋球反弹的高度更高,这也给对手反击创造了机会。

    削球手以旋转取得优势,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弧圈球技术发展,削球手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90年代初,我国顶尖削球手丁荣削球平均转速为103转\/秒,最快速度达1207转\/秒。

    要知道,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速度,许多选手拿他一点招都没有,球员完全没办法转入有威胁的进攻,常常被他带入无休止的消耗战里边去。

    但弧圈球的优势是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