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超编当然有超编的问题,首先最关键的是,陆渊用什么养这样一只庞大的军队?
整个东郡的积蓄、以及之前从高家敲诈来的那笔粮草,已经被这一个多月连续的三线作战消耗了一大半,更别说陆渊之前还在卫国县赈灾,那花出去的都是白花花的粮食。
粮食这东西吃光了,没有就是没有,就得等来年地里面长出来。
战前陆渊做过统计,如果没有之后兖州联军的进攻,东郡的粮食足能供给大军吃到九月,现在仗打完了,陆渊估计濮阳的粮仓里最多还剩下一半存粮。
财货上面的开销也很大,毕竟连战连捷,给有功劳的士兵发赏钱,给阵亡的士兵发抚恤,给手上的士兵发赡养,每一笔都不是小数目。
陆渊此时面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些一个头两个大了。
他毕竟只有一个人,最多在算上许绛,两个人要决定上万人的军需后勤,的确是很繁杂的工作量。
随着军队规模的一再扩大,陆渊逐渐感受到了力不从心,这也是他一开始发展路线上,重视武将而轻视文官的必然后果。
然而这也是被逼无奈,陆渊不待见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也更不待见陆渊这种没有出身的人,偏偏治理型的人才,庶民泥腿子里可出不了几个。
东汉时期的书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平民哪里能充分的获得知识?
关于这个问题,陆渊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毕竟所谓的世家大族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有时候地域上的矛盾甚至到了互相仇视的地步。
陆渊的想法便是尽量限制强大的利益集团,比如袁家所代表的汝颍集团,然后拉拢一些边缘集团的人才为他做事,比如一直被汝颍等中原士大夫排挤的雍凉士大夫。
不过这些都要等到陆渊真正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才能再去考虑的事情。
现在天道军无论发展的多么庞大,在彻底控制一些郡县之前,逗孩子能算作西凉军内的一支客军。
不是兖州东郡不好,而是陆渊现在根本就守不住这里。
和许绛探讨了粮食和财货的问题,许绛也想起一件不算紧急,但也挺重要的事情。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