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会面之后,陆渊的部队总算是暂时回归了董卓西凉军的序列。
然而此时陆渊实际上已经不是董卓麾下的部将,反而更像是听调不听宣的藩属。
换句话说,获得了兖州的兵员和敖仓的粮草,董卓对陆渊的掌控力已经很低了,不是几个月前,董卓想把陆渊派到哪里去,陆渊不愿意也得去的状况。
按照双方商议的结果,陆渊先带兵进入虎牢关,在虎牢关后的成皋县修整待命。
李儒和董卓本来设想,让陆渊作为虎牢关方面的预备队,一旦一线的牛辅部和胡轸部损失较重,可以让陆渊的部队顶上去守关。
因为不是在第一线抗关东军的第一波攻势,并且还能在成皋县休养生息,陆渊也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同意了这个合作方案。
然而毕竟是多事之秋,这天下的形势确实一日三变,陆渊还没在成皋县待够两天,司隶北部传来的重磅消息让董卓又坐立难安起来。
并州西河郡白波谷的白波军,被袁绍煽动,联合南迁至雁门的南匈奴部,由杨奉韩暹二帅的带领,沿着汾水一路南下,此时已经攻陷了平阳城,在平阳郡劫掠一番后,寇兵河东郡。
如果平阳城破,还能算是边陲出事,那杨奉的兵锋直接杀入河东郡,那就是往董卓的屁股后面攮刀子了。
当时董卓便是带着三千兵马停驻河东郡,才有了最终入主洛阳的机会,可以说除了暂时回不去的凉州,河东郡简直就是老董的第二个后方基地。
现在杨奉已经打下大半个河东郡,如果他能在此地站稳脚跟,配合关东联军进攻洛阳,那东合作就会落到被两面夹击的窘境。
历史上董卓之所以动了迁都长安的心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和白波军攻取河东郡有关。
后方失火给到董卓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董卓和李儒,以及目前仍然被信任的士族黄琬、杨彪等人商议两日,最终做出了让陆渊支援河东郡的决定。
站在董卓的视角,白波军如鲠在喉,但在兖州逐渐完成集结的关东联军才是架在脖子上的刀。
自己信得过的部曲,自然是要全力对付关东联军的,那么白波军自然是交给陆渊最为合适,毕竟藩属比部曲的独立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