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城里住一晚吧,我手上正好还有钱,够去客栈要一间房。”
“住什么客栈。”陶氏一口否决,“不碍事的,我们走快些,天黑了,你爹他们知道打着火把出来迎接,摔不了!”
袁清仍是担忧,“火把能照亮的范围有限,再者夜寒露重,恐染风寒,奶奶您还是就在城里住一晚,明儿再回去吧。”
“就一小截路而已,我身子骨硬朗着呢!不会有事的,你放心回书院,不是还要考第二、第三场吗?安心准备你的考试。”陶氏仍是坚持。
旁边送走一名病人的宋英闻言,道:“陶奶奶若不是嫌弃,不如去我那儿将就一晚。”
袁珊眼眸顿时一亮,她早就听杏花村的人说,宋英与罗雁行的宅子漂亮得很,很早就想去瞧一瞧,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她忙巴巴望着陶氏,借住不花钱,奶奶应该不会拒绝吧?
袁清也才想起宋英那,先是转身对宋英道:“如此就有劳了。”
宋英摆手,“小事情,乡邻之间,相互照应也是应该的。”
陶氏自然意动了,嘴上却仍说着客气的话,“那怎么能行,今儿已经给你添了许多麻烦,哪里还能再麻烦你。”
“什么麻不麻烦的……”宋英熟练地劝说,几番推辞后,陶氏终于道:“那今晚就麻烦你们了。”
书院也在北街,袁清便陪着宋英他们,等诊治完后,才一道往北街去。
到了分岔路口,宋英与陶氏便催着袁清回书院,袁清却坚持要送她们,“就几步路了,也不耽误什么。”
陶氏虽心疼袁清,却也不好多劝,毕竟她们去别人家借住,给人添麻烦,孙子亲自送到家门口也是礼节。
宋英见袁清坚持,也没有多劝,也没有多劝。一行人便向着英诺轩而去。
距离门口大杏树还有段距离,蹲在树下的糖糖已是听出了宋英的脚步声,跳下木桩子朝着这边走来。
它走出几步,前前后后伸了伸懒腰,这时几人已经走到近前,它竖着尾巴绕着宋英脚边走了一圈,又发现了个熟人,便绕着袁清的脚边也蹭了蹭。
“咦?哪来的白猫?这毛倒是长!”陶氏惊讶,袁珊倒是听说过,忙惊喜地问:“宋英姐姐,这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