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 第381章 老登他不讲武德(2/4)
么自己呢?

    朱皇帝把目光投向桌子上的“家信”,琢磨一番后忽然出声打断了李善长和刘伯温的争吵:“善长兄,青田先生,改制的事情咱们可以慢慢商量,眼下更重要的还是空印案的事儿要如何解决。”

    刘伯温毫不犹豫的说道:“启奏上位,臣以为可以借空印一案来推动改制。”

    “第一步,先从各部抽调一些精通算术的人手组建成审计衙门。”

    “第二步,由新组建的审计衙门和改制后的御史台以及检校一起去各州县盘点其县库,并对空印钱粮册子进行审计盘查。”

    “第三步,大理寺审案,刑部复核并据此来修正《大明律》。”

    这要是换成杨少峰在这儿,估计得问问刘伯温是不是打算把大象装冰箱里。

    只是李善长不知道冰箱梗,因此只是哼了一声后说道:“启奏上位,臣同意青田先生所说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但是第三步的时候不应该由大理寺单独审案,起码也要三司会审,检校和内侍旁听。”

    略微顿了顿,李善长又补充道:“只是这样一来,空印案就要拖延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一年两年也未必能全部审完。”

    被卷进空印案的官老爷们有六百多个主印官,佐贰官和小吏的数量还不知道有多少,再加上牵扯到的士绅,整个案子需要审问的人数就有可能多达千之众。

    那么问题来了。

    整个三司能够动用的人手一共就那么多,即便检校和应天府可以帮着审案,一天又能审多少个?

    假设一天审十个人,三千多人就需要花费一整年的时间去审。

    这还得是中间不出现其他任何意外情况的理想状态。

    而整个大明朝十二个行省,一百二十个府,一百八十个州,再加上八百八十七个县,再加上三个安抚司和一个长官司,想要在一年的时间里不出现任何意外状况?

    再说了,登州府那里还有一个杨癫疯,谁知道他哪天会忽然抽风,再折腾出一个犁头案或孙古朴造反案一类的破事儿?

    真要是这么算起来,洪武三年爆发出来的空印案,怕不是要审到洪武五年甚至洪武六年才能出个结果?

    我滴个亲娘七舅姥爷,朝廷还得花钱白养着那些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