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 第474章 打赢了一笔带过,打输了大写特写(1/4)
    朱标是负责监国的太子,有自主用印的权力。

    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两个老东西算是辅佐朱标监国的。

    现任的兵部尚书是乐韶凤,这家伙掌管过起居注,算是朱重八那个老登的心腹。

    给这几个人添堵,杨少峰可谓是没有一丁点儿的心理负担。

    毕竟这四个人加一块儿都凑不出半个好人。

    至于大都督府那边,现任的正职大都督是李文忠,眼下正在准备洪武五年的北伐,暂时倒不太好去招惹他。

    杨少峰可以拿倭国那些矮矬子们的祖宗十八代发誓,之所以不去招惹李文忠,单纯的就是为了北伐考虑,绝不是因为担心打不过李文忠。

    算计好要安排工作的人员名单之后,杨少峰就开始琢磨着要给他们安排什么样儿的工作。

    朱标负责监国,那就上一道哭穷的奏本,请求继续蠲免赋税。

    反正宁阳县和登州府的百姓都穷的掉腚。

    整个山东布政使司的百姓也穷的掉腚。

    大明一千多个州县的老百姓都穷的掉腚。

    不蠲免赋税就等于是逼着老百姓去死。

    嗯,还应该请求大力修建水库和水渠。

    抛开事实不谈,你大明朝廷不组织百姓修建水库和水渠,这难道不是你朱标的错?

    安排完朱标,接下来就轮到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两个老东西了。

    李善长是中书省的扛把子,那就让中书省去琢磨琢磨布政使司、府、州、县改制的事儿吧。

    毕竟大明朝的官制有点儿复杂。

    敲黑板:除去熟知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以及府、州、县的架构之外,大明还有一个“道”。

    布政使司置参政、参议,分司诸道,称分守道;按察司置副使、佥事,分司诸道,称分巡道。还在一些地方设整饬兵备道。又有协堂道、水利道、屯田道、管河道、盐法道等。

    再加上洪武三年改制之后,府一级也开始设立御台史御门,结果就是大明现在的官制乱的一批。

    还是让中书省改一改吧。

    最好是直接把整体的结构全给改成本官熟悉的那种。

    比如中书省管着各个布政使司,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