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那么,他唯一的潜台词就是,

    末将在前线,不想让殿下在后方受委屈。

    此言一出,刘彻就要在李广利和卫青之间做出选择。

    都不需要多思考一秒的选择。

    大舅两线作战,

    前方正和伊稚斜见招拆招,顺手还借着李广利战败的事,逼死了李家。

    不可谓不写意!

    而刘彻的思量是,

    从利益角度:自己要用卫、霍。

    从情分角度:汲黯的谏言,让刘彻意识到,熊儿不仅是太子,也是自己的儿子。

    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稳住熊儿,都要好好对待熊儿。

    是啊,

    就像太子据说的那样,

    版本早变了!现在是父子合作版本!

    而李夫人还停留在前一个制衡卫家版本,她不输谁输?

    卫青、霍去病,让太子一系,成长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强大到,让刘彻都要跟着妥协!

    张骞曾说过一句话,

    卫青驾车,霍去病执矛,以太子立于车上,不知道天下谁还能挡得住。

    现在,刘彻想改改,

    带朕一个啊!

    帝刘彻,储刘据,武卫、霍,文霍光。

    就这阵容,只要平平稳稳的发育下去,莫说是整个天下,历朝历代谁能挡着住?!

    在霍光的暗中推动下,

    一夜之间,流言在整个长安城发酵。

    暗示太子造反的符谶,在各处同时出现。

    自李夫人开始的舆论战,经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听说了吗?李广利打了败仗,是太子污咒的!”

    “放屁!那蠢货打了败仗,还想赖到殿下身上?!”

    “殿下仁和,这是被小人诬陷了啊。”

    “仁和?此话怎讲?”

    “此次击匈大战,粮价并没有飞涨,咱们有口饭吃,那都是因太子殿下上谏的政论,太子殿下是惦念着天下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