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照你这么说,还真是李家作祟,那怎么办?”

    “没什么怎么办的,大伙都是明眼人,还能被谣言骗了?殿下是什么人,我们心里跟明镜一样。

    不用管!”

    第二个阶段,

    “城外土庙里竟挖出了太子继位的符谶!”

    “不光是城外有,城里也有!城头卖鱼的老高,从鱼腹中剖出了一锦缎,上面就写着太子兴!”

    “真这么巧?这不是要逼死太子吗?陛下不会信吧。”

    “呵呵,陛下怎么会信?我们这些平头百姓都能看出来,陛下能就看不出来?”

    “那是谁这么狠啊!要往死里搞殿下?!”

    “谁最受益?”

    “李广利他家啊!”

    “是呗!”

    “他娘的!欺人太甚!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殿下受此污蔑!”

    霍光为受宠的李家,唱起了挽歌。

    李夫人不挣扎就是死,拼死关头只能强污太子据,在她看来,这个是绝户计,太子辨不辨都会遭到重击。

    但她忘了一点,动不动太子,决定权不在她,所有的决定权,都在刘彻手上。

    刘彻当然知道是李夫人搞事,他先不急着处理李夫人,只是作壁上观,

    可要是李夫人和霍光暗中斗法输了,搞得群情激愤,在天下人的舆论压力下,刘彻就只能出面平了李家塞责。

    塞外的卫青先借着李广利战败,用模糊的信息差,给李家挖了一个坑,逼得李夫人不得不拼死保住大哥,

    又用军功转化为政治影响力,把李家按在坑里,刘彻为了稳住卫、霍,又必须杀了李广利。

    最后的埋土工作,就是霍光,

    李夫人用舆论压太子,霍光就以舆论还击,舆论可以引导,但没法被控制,

    霍光直接就将太子推到了风口浪尖,反正一切对太子的攻击,肯定是来源于李家,霍光让舆论变得更过分,百姓也就对李家越憎恶。

    后发制人。

    象棋中,有个术语叫闷宫,

    便是我方的“炮”,借着敌方的“士”把敌方的“将”闷死在棋盘内,本来用作保护“将”的“士”,反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