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的传进了刘彻耳中,

    “太好了!”

    刘彻满脸雀跃。

    本是想设立个科馆给熊儿带,可没想到,只是一冬天的功夫,熊儿竟能用科馆,给大汉财政注入一股如此巨大的财富!

    刘据在旁暗自思索。

    科馆研制三类,

    盐、酒、糖。

    其中制盐筛盐,弄得最耗时间。

    可偏偏花心思最多的新盐,不受重视,顺带手做的糖、酒反而更有用。

    看来,并不是自己以现代人的学识,随便搞出个新玩意,就能样样冲击父皇,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

    古代制盐有两法,

    晒盐,筛盐。

    吴地近海,可大规模的晒盐,是大汉盐业的强支柱,

    盐湖海总是比筛盐来得快,新筛盐法满足不了父皇快速聚财的目标,因此,只能束之高阁。

    这倒也是合理,凡事因时因地制宜。

    若随便搞出一样发明,都能震的古人头皮发麻,未免不现实。

    刘彻看向儿子,既然已经可以确定,糖、酒能大批量投入市场,剩下的就是该如何分利了,

    刘彻语气急道,

    “熊儿,你想怎么安排?

    像你说的那个叫什么入股也行,全入国库也行!爹都行!”

    刘彻没办法直接控制科馆,

    毕竟初设科馆时,刘彻也没重视,全权交给了太子,现在再插人也说不过去,好像爹和儿子抢食一样,刘彻得要面子。

    再者,科馆不仅是在研制盐糖,各种尝试性的发明,都在进行中,让科馆在太子领导下,有条不紊的发展,对于刘彻而言,是最受益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