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长舒口气,

    这味道才对啊!

    刘据继续朗声颂念,似乎什么事都与他无关,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长安城外,

    近十万人再不发出一丝声音,太子的诵读声,终于向外传开,

    围在坛前的儒生们,席地而坐,

    眼中闪着虔诚的光芒,

    齐声跟颂,

    “在亲民!在止于散!”

    这副场景,让人激动的颤抖!

    太子于坛上颂念,儒生在坛下跟颂,

    与任何事都无关,是知识如流水般传承!

    充满神圣感,让人忍不住感动流泪!

    “知止而后有定。”

    等到儒生跟颂完毕,刘据再次开口,

    这一次的范围更大,太子似乎是砸进平静深潭的一粒石子,那股神圣感,如波纹般散开,越扩越大,

    百官诸卿们,都忍不住开口跟颂,

    声音更大了,

    “知止而后定!”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波纹一圈环着一圈,如画一般荡开,可到了再外围处时,反倒止住了。

    百姓们不敢跟颂,他们极力压制着想要开口的冲动,

    一个脸上带着泥土的小男孩,仰头看向父亲,

    本从地里下来,带着儿子凑热闹的老父亲,摇了摇头。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太子据声音从未起伏,只是捧着简牍颂念,可偏偏有着,让人忍不住想要加入其中的魔力!

    在外围的更多百姓,微微张开嘴,只敢跟着无声颂念。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儒生公卿高声跟颂,

    最前坐着的窦丰、董仲舒,都不由流下热泪!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终于,更外围处,响起了一道稚嫩的声音,那个农夫的孩子,不由跟颂出声,

    这道声音太突兀了!

    太子据终于抬起头,看向那个孩子方向,寻找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