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在前,为啥大宛国王就吃准了刘彻不敢打他?
除了距离远以外,还有一处最关键的原因。
大宛成国了,有邑、有城池。
匈奴人没有城池,都是散居,大汉用骑兵能打,大宛国有十几座城池,大汉用骑兵打不了,
想攻下大宛,骑兵没用,要发出几十万的步卒,
骑兵行军速度,和步兵行军速度,又相差甚远。
像刘彻击匈,最多也是几千骑兵的小规模作战,尽量缩短行军时间,减少补给压力。
打大宛就不一样了,步兵人数是骑兵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粮草消耗正比例增加,这还不算完,行军速度还慢了呢,多走一天就是多花几十万人的口粮,
如果刘彻不是疯了,从理智的角度思考,思考一万次,会得到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相同的答案,
不打。
结果是,刘彻毫不犹豫选择了万分之一。
大宛国王是真不知道汉武帝里面的武是怎么来的。
纵观历史皇帝中,最当得“武”字的一个,就是刘彻,
皇帝中的平头哥,你惹朕,朕一定干你!
本以为二十万兵马就能解决战斗,刘彻没想到李广利这么废,被大宛士兵打得,直接退回敦煌郡,
到了这时候,按理说,也该认栽了吧。
刘彻不认。
他把强度拉满,又调出来四十万大军,这四十万大军里面 ,真正的士兵没多少,充斥着大量的农民和徭役,再把天下的粮草都抢过来,给大军做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