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文帝又设了个贤良方正科,
武帝更进爷爷一步,要求各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再入京由天子审核,把当官的权力又紧紧握回手上,
举孝廉是常设,贤良方正就改成了特科,不必规定在特定时间开科,只看天子有什么需要,需要懂文学的,就开科收拢文学人才,需要能说话的,就开直言极谏科,碰到什么天灾,就开科取有特殊才能的。
刘据登基第二年,昭告天下,要开特科选拔能养民的人才,这魏相就来了,
魏相与还有一个叫丙吉的,都是麒麟阁功臣之一,霍光的文官班底,魏、丙都善于养民,又关系极好,宣帝朝的治世就是由此二人打造,
但现在的魏相还略显青涩,一走进未央宫,就被刘据的气势给慑住了,
“平身吧。”
金日磾、魏相平身,
“桑弘羊乞老,大司农的位置就空了出来,金日磾,你也随桑弘羊做了这么多年,你也应该能接手了。”
金日磾脸上无悲无喜,只感觉到沉甸甸的担子,见到金日磾的样子,刘据眼中闪过思索,但没说什么,龙眸扫到魏相身上,
魏相白眉抖动,嘴唇不住的颤抖。
“魏相。”
“陛下,臣在!”
魏相因紧张,突然喊了一声,把自己都给吓了一跳,在宫内大声喧哗是失礼,反应过来后,又赶紧谢罪,
“微臣”
刘据伸出手,示意不必多言,
“你现为博闻馆学士,朕听说你精于易?”
魏相愧道,
“略有涉猎,易学博大精深,微臣只懂个屁毛。”
嘴上这么说,魏相面上却甚有自信,与审卿这样半路出家的不同,魏相小小年纪就精通易学,相面、风水、占卜这些旁门更是一通百通,
易经也是五经中最特别的一经,其余诸经,就算天资不够,硬熬着死记硬背,也能初窥门径,而易经就像是高等数学,不懂就是不懂,也不是说,年龄越大越懂,是最考验人天资的。
“朕擢你为贤良方正,是为养民之术选你,将你放在博闻馆倒也屈才了,你以后便做搜粟都尉吧。”
魏相闻言大震,搜粟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