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的转换,这种感觉是没办法教导的,
想了想,刘据问道,
“你可知诸子百家,与寻常人有何不同?”
“他们都是大才,春秋战国大争之世,各家著书立说自成一派,是能青史留名的人物,他们写的书,过了这么久,我们还要看呢。”
“你这么说倒也没错”
刘据想到了轴心时代的说法,后人将公元前六百年到公元前三百年的这一时期,称为“轴心时代”,在完全不同的地理区域间,如中国、西方、印度,同时出现了影响人类进程的思想家。
中国的不必多言,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诸子百家,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种哲学家,还有印度的释迦牟尼
这群在世界不同位置分落的人,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将他们称为不同世界的人都不过分,可偏偏他们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影响人类进程的思想,更为意外的是,这群没见过的大能,其思想还多有相同之处。
刘据继续道,
“可我想听到的回答,不是这个。
我是想说,诸子百家,无论是儒墨法道阴阳,他们都在寻找一种通论。”
“通论?”
“是的,一套即成的理论,却能解决不同的问题。”
“这,这可能吗?”
刘进喃喃自语。
“当然可能。
君王更是要如此,你的每一个决策,都要将决策下的人,各自看成羊群,这需要你有衍生出通论的能力。
但,组成羊群的又是每一只羊,你还要考虑到某几只特别的羊。”
“爹,孩儿如何才会看到不一样的羊?”
“以你的能力,那几只特别的羊,就像白羊群里黑色的羊,你一眼就会看到了。”
刘进屏住呼吸,
“爹,我要如何做?才会有掌握通论的能力?”
“读史 。”刘据毫不犹豫开口,“以史为镜 ,可以明得失。
历史无新事,你现在经历的各种事,以前早就发生过,看得多了,你自然就会了。”
刘据一下向儿子灌输太多,听得刘进晕乎乎的,不过,他也心服口服,
认真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