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封赏可谓一步到位,包办到底,既然赐你当官,

    当官肯定有用钱的地方,那就赐你金。

    当官还要有住的地方吧,再赐你宅邸。

    是不是还要有两身衬套的衣服穿?

    再赐绫缎!

    除了赐田外,其余都完备了。

    现在刘据不会轻易赐田,此中涉及的事物太复杂,不如多赐些钱布。

    众官员听得是两眼发红,

    陛下相比于太上皇,赏赐的力道非但没减少,反而更猛了!

    为民做事就有赏,好好办事就有赏。

    就这么简单。

    最让人眼馋的是,

    公孙敖的新官职,太仓令。

    太仓令下属大司农,主管贮米粟,还负责量制官员的口粮。

    管着米,不光是管其调度,还管着官员们的嘴,

    这不是肥差是什么?!

    可眼馋归眼馋,却无人嫉妒,文官一方知道,公孙敖在三辅那种形势下,能做出这种判断,是很难的,而且,在地方的官吏都对公孙敖多有推举,最起码人家是朕做事了,也做好了。

    武官一方更不用说,公孙敖是卫将军的人,不夸张的说,是除了冠军侯外,与卫将军最亲的  ,公孙敖在战场上也不是不办事,无奈运气真不好,与他同期或是他后辈的武将都上进了,唯独他一直不上不下,众将心里也发愁,

    现在,公孙敖转武为文,漂泊半生,终于找到自己的赛道了,弟兄们由衷为他高兴。

    公孙敖眼眶发红,

    “微臣多谢陛下。”

    刘据望着公孙敖,心中感慨,

    万念因果,皆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