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就算刘彻在这,也会默许。
在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极具悲情英雄的色彩,司马迁描写项羽时,丝毫不掩盖对其同情的笔触,刘邦和项羽是宿敌,司马迁此举是同情敌人,难道说司马迁以为赢家应该是项羽吗?
为何刘彻允许他这么写呢?
刘据推测,正史时间线的刘彻之所以默许此事,是因为刘彻看过司马迁是如何写刘邦的。
“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
“故汉兴,得天统也。”
气象雄壮!
在司马迁眼中,
项羽是英雄,但刘邦是帝王。
这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闻言,卫伉无言以对。
刘据笑笑说,
“若对项羽打压太多,与其相争的高祖父何以自处?”
卫伉眼中闪出明悟的神采,
不愧是陛下!
说得太有道理了!
刘邦项羽是宿敌,刘邦的强度是与敌人实力匹配的,自然是项羽越强越好,不然何以突显汉高祖之圣?
阴山以北
雍容男子身穿羊皮袄,手半握,用大拇指抵在金丸上,金丸就放在手的窝窝中,
男子大拇指猛地发力,嗖得一声,金丸爆射出,闷闷的打在羊毛毡上,被毛毡卸力,滚落在地,地上打落的金丸已有数十个了。
“唉,”雍容男子长叹一声,“苦饥寒,逐金丸,身处苦寒之地,甚是无趣啊。”
男子便是韩嫣,
韩王信重孙,韩说的兄长,韩增的大叔,刘彻少立太子后,韩嫣便一直随在其身边,因帝储之争,被刘据发配到了草原,后又在草原上弄起来卖扶风草的生意。
尽管在草原上无所不有,但韩嫣依然觉得无趣,这苦寒之地比之繁荣的长安城,简直差得不要太远,
韩嫣擅弹,所弹的弹丸多是金制,每次韩嫣在长安道上弹丸,都会惹得一大群人争相追逐,去捡他的金丸,韩嫣喜欢这种感觉。
可自出塞后,这感觉再没有了。
“阿翁。”
韩嫣子韩婴拨帐而入,裹着寒气走入,韩嫣见状想着,此时的长安城都已入春,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