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在田四十亩的同时,又追加了一条设定,

    奴隶和耕牛,也可以授田。

    普通老百姓哪来的奴隶,就算是耕牛,也屈指可数。

    实则这条设定就是为肉食者专门定制的,奴隶和耕牛授的田地,依然是算在主家头上。

    均田制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普通人的下限,限制肉食者的上限,而并非是简单的平均土地。

    “娘,大舅,孩儿想的均田制并非均地,百姓与官员应有差别之分。”

    闻言,卫青点了点头。

    这才算实际,不然,只一味的平均根本无法实现。

    “但,无论是百姓亦或是官员,其均分的土地,都归大汉所有。”

    刘据此处,是与北魏均田制最不同的地方,北魏、隋、唐三朝均出的田地,百姓拥有永久所有权,基本等同于土地私有,而刘据的均田,土地依然是国有,并且有随时授田和收回的权力。

    土地国有和土地私有,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两条路。

    从上古至秦国商鞅变法之前,天下就没有私有制的概念,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就连春秋时期,都不是土地私有,周王室衰微,群雄争霸,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身份依然是共识,周天子依然有权力收回诸侯国的土地,姬姓国都尽力维护周王室的威严,唯独野蛮的楚国性格直爽,直接就问周王是大臣周鼎重几何,结果也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