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都会带来巨大的震荡,生产技术变革了生产力,进而改变了社会结构,

    如铁农具出现以前,一个人就能耕那么大块的田,就算你再有力气,再能干,也无非是多一些,多一些的部分不会太超过,所以以劳役地租为形式的井田制能存在,

    井田制存在分封制也就能存在,

    分封制存在,周王室才存在。

    等待铁农具开始普及,随随便便一个农民的生产力,都可以广泛提高,哪怕是最瘦弱的农民,手握铁农具也能比之前最能干的农民生产多得多,

    华夏人最勤劳,但说的难听点,也卷。

    我能种更多地了,我为什么不种?凭什么还要种井田那么一小块?

    于是农民开始辟土开荒,从而影响了政治,井田制干不下去了,周王室也就没有威信了,

    春秋战事频发,也是在“辟土服远”的大基调上,为什么要开辟土地,不就是为了占领更多的耕地吗?

    春秋战国两世的破碎重组,说是因农具变革开始,一点都不过分。

    窦富继续道:“每次取算,都要重组算筹两到三次,最开始还好,用于简单计算时,哪怕重组算筹两到三次,也可以记住,但像计算天下仓粮如此复杂庞大的运算,反复重组算筹,就难免会出岔子。”

    金日磾深以为然的点头。

    大规模的计算算多了,人也晕了,每一次重组算筹时,还要记着上一次的计算结果,脑子清醒时还能记得,脑子一晕,还上哪记去?因此可能就需要反复计算,在这一环节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