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陆知白细致地予以解释。
末了,又郑重道:
“陛下对此事重视非常,有些标点,万不可用错。”
宋濂连连颔首,他心中自是明白关键。
既已担当此总编修之职,已经是无可奈何,唯有谨遵朱元璋之令行事。
二人相谈许久。
陆知白又关切地叮嘱道:
“宋先生年事已高,切勿过度操劳,还望多多保重身体。”
宋濂微微叹息,神色间似有几分心灰意冷,缓缓言道:
“老朽已是一把老骨头,如今,埋头修书便是……”
虽说有儿孙遭处死,但其尚有一子,总算是有些念想。
送走宋濂后,陆知白却心情甚好。
许多事,皆朝好的方向发展。
大明这艘巍巍巨轮,发展将要慢慢开始加速了。
……
陆知白写了关于造海船的奏疏交上去。
未及两日,便迎来了十二月初一的大朝会。
这朝会,他自是要参加的。
毕竟身处朝堂,总不能真个两耳不闻窗外事。
虽说有邸报,可消息到底迟缓不少,也不全面。
再者,在老朱跟前偷懒也得适度,偶尔早起一回,刷刷脸也是应当的。
陆知白在群臣之中,微闭着眼,半梦半醒地打着盹儿,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其余人奏事。
时间就这般匆匆而过。
忽然间,陆知白听闻礼部官员高声奏报:
“高丽使者李茂芳等人,进贡黄金百斤、银一万两!”
朱元璋听后,冷哼一声,道:
“使者呢?将他们带过来,朕要好好问问,前年约定的是何数目?如今呈贡的又是何物?”
等待之时,君臣又商议起其他事项。
而陆知白却是精神一振,困意全无。
高丽这地方,向来是左右逢源,在大国之间摇摆不定。
虽说小国自有其无奈与悲哀,可做事也不该如此离谱。
否则往后谁还敢信它?
不多时,高丽使者李茂芳,便来到殿中。
他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