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几支队伍也会陆续跟上。
因为十月初三,浙江台州等地,又遭遇倭寇侵袭。
因此,那边的卫所调人要慢了一些。
李文忠还在纠结,也有相好的文武大臣得知倭寇又来袭,劝他不要犟了。
事已至此,只能遵旨。
大明有北虏南倭两个大患,如果此番征倭能成功,确实是利国利民。
朱标甚至亲自见了他一面,向他说明朱元璋的想法。
李文忠说的建设海上城防,固然是抗倭的办法,却治标不治本。
朱标说:
“你想过没有,倭国一样在发展,倭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但我们的防守,会不会有空虚的时候?
所以,还是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没有倭国,就不会有倭寇。倭国并不是癣疥之疾,而是心腹大患。”
李文忠哑口无言,只好拱手道:
“陛下远见卓识,殿下苦口婆心,文忠受教了……”
浙江的倭寇,抢了些东西就跑了。
于是,几天后,唐胜宗、俞通源很快就整理好队伍,也出发了。
李文忠率领一支骑兵。
原本,可以走陆路去山东再坐船。
但为了尽快习惯海上生活,他的队伍从长江口就坐船了。
又送走了一支大军,朱元璋再次腾出手来,想起了两个还赖在京中不走的儿子。
于是又派人去催。
并且为他们挑了一个黄道吉日。
十月初十。
这一天。
朱橚和朱桢带着各自的护卫队,结伴而行,滚出了南京城。
一众皇子又来相送。
一下两个弟弟要就藩,朱标也来了。
陆知白也在。
看着大家都在伤感,陆知白皱着眉头,绷起脸。
生怕忍不住笑出来。
仔细一想,确实挺伤感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今年不散,明年也得散。
朱橚差点就嚎啕大哭了,一点也不像演的。
朱桢则是咧着嘴笑,没心没肺的,满脸都是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