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宁做梦都想要进武庙。
上一次模拟推演,她的阿父李瑾南征北战多年,平定了南方的叛乱,也没有进入武庙的机会,就是因为李瑾没有打出那种足以令人信服的战绩和对于一个朝廷的巨大功绩。
楚世昭仅凭这一场战役,半只脚就已经踏入了武庙。
这一场战役,甚至可以说不单纯只是军事能力的体现,还需要绝对的人格魅力,能深得部众信任方能做到。
果不其然。
赢下这场战事的连锁反应是立刻出现了。
贞平三年二月,庐州之战后,王守义一夜白发,面对北伐大业,渐渐有了退守之心,决定偏居一隅,划江而治。
贞平三年三月,楚世昭发动了灭蜀之战,将皇叔楚宣宏建立的周蜀定为了地方叛乱。
楚世昭调遣军队,士气正盛,蜀王楚宣宏负隅顽抗,试图利用险要山势固守。
贞平三年四月,大军并进,楚世昭势如破竹,借助着讨伐叛逆的号令,一路推进。
很多地方迫于楚世昭的名望,又有先前二千骑兵大破王守义的壮举,大多地方都难避锋芒。
贞平三年四月,在蜀地大多的臣民迫于蜀王为了战事而不断加重的赋税,又不想和声名远播的楚世昭相抗,其中很多地方不战而降,纷纷投降于楚世昭的王师。
楚世昭一路攻蜀,竟有一日克九城的赫赫战功。
贞平三年五月,楚世昭收复蜀地,一年之内先破王守义十万大军进犯,又收复了蜀地,取灭国之功。
贞平三年六月,楚世昭率军还归于朝,进入长安,他立刻是调度自己的军队,将原先镇守长安的官军替换,以确保自身的安危。
贞平三年七月,楚世昭请命朝廷挥师南下,力图破宋,以归还大周山河,使驾崩的先父得以瞑目。
朝廷不敢违背楚世昭的意愿。
贞平三年八月,匈奴人却趁着楚世昭大军不断调度的时机,趁机入境劫掠北地百姓。
他们认定楚世昭为了灭掉南边的宋人,不会对他们有所反击。
但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楚世昭停下了南下的动作,反而是调度了军队,积极备战防守匈奴人的侵扰。
贞平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