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理由,因为桓盛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反对楚世煦麾下的那些大臣。
晋王楚世昭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剖析出了大周王朝的真正问题,那就是贫富差距,土地兼并。
不说别的,卢马之乱结束,楚世昭的处置手法,借机打压士族豪强的做法,就让原先差点沦为流民的百姓有了喘息的机会。
现在之所以说永晋帝驾崩时机的问题,就是楚世昭的羽翼实在是太少了。
当下阶段,是不足以抗衡东宫一系,所以很容易覆灭在这个前期的关头。
我经历了那么多次模拟推演,最终感觉楚世昭在位期间,生活得相对舒适,遭遇到的内外动荡也比较少。
故此,首推辅佐楚世昭的道路。
桓奕看到这里,觉得这个匿名之人倒是把问题看得通透,越是在长安,其实越能感受到楚世昭的压迫感和为难之处。
他上有三位有着世家大族支持的兄长,不仅持有皇后王从徽的支持,还有王氏桃李多年的门生,以及那些和王氏交好的大族。
楚世昭仅仅只是对付世家大族也就罢了,他还要对付皇后,还要对付自己的兄长。
而真正能做到限制这些人的,只有永晋帝。
没有永晋帝的支持,楚世昭想要行事是真的举步维艰,可是永晋帝又怎么可能支持楚世昭这样一个孤家寡人呢。
无论是出身的排名,还是地位,还是身后的背景,楚世昭看起来都不是那么的有前景。
否则,也不可能没有人支持楚世昭了。
桓奕想到这里,又感觉这才是对桓氏有利的地方,这意味着在楚世昭最艰难的时刻,桓氏是最能站出来挺他,甚至于带他渡过危机的关键助力。
现在,桓奕知道了还有跟她一样的人,可以共同进行推演,猛然意识到,觊觎楚世昭的人,并非只有她这么一个。
这就让桓奕有了紧迫感,她要尽快在楚世昭这边占据一席之地。
而模拟推演到了末期就放去托管的楚世昭,一觉醒来,就奔波在了三府军。
这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的脑海里对三府军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知道了三府军上下,哪些将领是可用之人,哪些将领是拉拢都不可能拉拢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