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盛世明君,老百姓们交税交的就少一些,勉强可以活口。
可如果遇到乱世昏君,苛捐杂税就可以要了很多人的命。
远的不说,就说朱元璋自己,就是因为元朝苛捐杂税逼迫太甚,父母一年到头在田地里忙碌,收获的粮食再交完税收和地租之后,竟然连一粒米都剩不下,最终被活活饿死。
即便是这样,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第一件事还是要朝老百姓们收粮食税。
没办法,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食。
原因其实很简单。
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国库有足够多的粮食,就可以养出足够多强大的军队,就不会担心外敌的入侵。
老百姓交给朝廷的粮食,大部分都会用来充作粮饷,分发给前线作战的将士们,或者战守边疆的卫士。
另外一部分,则是用来分发给朝廷的大臣们,他们领取朝廷粮食,便叫做禄米。
封建王朝发展到朱元璋的时候,朝廷的俸禄一般还都是分发粮食。
由此可见,无论是边疆的战事,还是朝廷日常的运作,粮食都是重中之重,没有任何东西有相同的分量。
而粮食的产出,全部都依赖老百姓的农耕。
如果不向他们收取粮食税的话,就意味着前方将士们没有粮食吃。
大军一旦缺粮,立刻就会发生哗变,说不定会反攻朝廷,推翻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除此之外,朝廷无法下发禄米,大臣们也将会离心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