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个乖乖,一千斤还不多?”】

    【“我说老王头,你可别装了,我可知道,你们家种了两千斤的红薯,比我多了一倍。”】

    【“哈哈哈,大家同喜同喜,要是哪天你家粮食不够的话,尽管开口,别的不敢说,红薯管够!”】

    【“我家的土豆和玉米,你也可以过来尽情吃。”】

    【西北各地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在兴高采烈的收获粮食,有的几百斤,有的上千斤。】

    【几乎每家每户都堆满了粮食,再也不用担心饿死人的问题。】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家家户户都堆积这么多的粮食,这等盛世景象,历朝历代也找不出来了。”

    “我的老天爷,没想到这些小小的粮食种子,竟然会改变这么多人的命运。”

    “我好羡慕他们!”

    大明各个时代的老百姓,在看到天幕中的大丰收后,全都流下羡慕嫉妒恨的泪水。

    要知道,在他们这些时代,很多人还都在饿着肚子,所谓的玉米、土豆和红薯的种子,朝廷根本就没有下发,也没有人能种植。

    可天幕中的大明,在朱由检的统治下,正在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曾经屡次发生灾害的西北地区,如今竟然成了天府粮仓。

    而那些老百姓们收获的粮食之多,大明各个时代的人们,也永远都无法望其项背。

    看着天幕里的老百姓有说有笑,不再为吃喝发愁,他们怎么能不羡慕呢?

    “老大,老四那边办的怎么样了?”

    朱元璋看的心痒难耐,已经迫不及待想在自己的时代推广玉米、土豆和红薯的种植。

    “爹,第一批种子已经到了,四弟在南洋正在努力为咱们收集。”

    朱标点头道。

    “好,立刻将第一批种子推广出去,先在江南地区推广。”

    朱元璋没有像朱由检那样,将这些珍贵的粮食种子分发在西北地区,而是在雨水充足的江南,推广这些粮食。

    ……

    【有很多老百姓还自发的来到大同镇,左良玉所在的官府衙门,主动上交粮食,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