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大明其他地方,取消粮食税的政策,至今还没有贯彻到底。】
【“洪先生此言在理。”朱由检点点头,说道:“推陈革新,首当其冲便是人才。”】
【“我大明已经许久未选贤取士,如今正是时候。”】
【“正好趁着此次西北大捷,朕准备开恩科。”】
【朱由检觉得无论是推行取消粮食税的政策,还是日后其他推陈革新的各种方案,都少不了能臣干吏的帮助。】
【如今的大明说来有趣,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人,可最不缺的也是这样的人。】
【这话听起来很矛盾,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经过嘉靖、万历、天启几朝过后,朝堂上党争不断,人人自危,朝廷选拔人才,也全部都是阿谀奉承之辈。】
【而真正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却被拒之庙堂之外,他们失去晋升之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被那些无能昏庸之辈,糟蹋的不成样子。】
【之所以说大明缺能臣干吏,意思就是朝堂上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可在大明的民间,又不缺这样的人才,读书人在民间的比例还是非常大的,只要认真的选贤取士,就能挑选出一批真正有作为的能臣干吏。】
【朱由检要把这些人全部都挑选出来,为大明效力。】
【当然,他要举行的恩科,跟寻常人所想的却完全不一样。】
【只是目前他还不想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公之于众。】
“咦?难不成小陛下又有什么稀奇的想法?”
“科举考试,自古皆然,这难道还能变?”
“谁知道的?人家小陛下的想法,咱们这些普通人可想不出来。”
“说不定不再考八股文,而是考虑一些别的内容。”
“你做梦吧!不考八股文,科举又有何意义?”
“就是!”
大明各个时代的人们,看到天幕里朱由检的想法之后,全部都忍不住猜测起来。
大家都很想知道,朱由检心中的恩科,到底是什么样子。
毕竟。
这位少年天子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无论是之前打造海军战舰,还是此次取消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