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国,不过是在我大明庇护下一个小国而已,随便一封书信,他们的国主便会诚惶诚恐,哪有不办的道理?”

    朱元璋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大明朝建立之初,他便与周边的国家建立了邦交关系。

    像安南、暹罗这样的南洋小国,国主都会亲自来到大明京城,在面见朱元璋的时候,全部都心惊胆战,真怕这位大明雄主一个不顺心,就挥师南下,将他们的国家全都给灭了。

    正是见到过这些小国的态度,朱元璋才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

    ……

    【朱由检不仅坚持用强硬的态度与安南国对话,而且还挑选了一位相当跋扈的使者。】

    【在得知消息之后,洪承畴、徐光启、卢象升、杨嗣昌等人纷纷来到御书房,试图劝告朱由检,不要将矛盾激化。】

    【大明如今已经逐渐走上正轨,没必要和南洋的那些小国发生冲突。】

    【而且他们也很不能理解,朱由检一向少年老成,就算遇到天大的情况,也不会有任何心浮气躁的情绪。】

    【可这一回,朱由检的态度不仅强硬,而且很急躁,甚至还派出了一位性格跋扈的使者,这摆明了就是要去干架的。】

    【“陛下请三思啊。“】

    【“我大明乃天朝上国,有何必要与南洋小国争执不休?”】

    【“只要略微给他们一些压力,安南国主自然就会按我们的意思去做。”】

    【徐光启、杨嗣昌的人都在苦口婆心的劝说。】

    【比起与这些小国发生冲突,他们更希望大明以大国气度的形象,彰显世界。】

    【“朕意已决,诸位不必再劝,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

    【朱由检相当强硬,丝毫没给徐光启等人面子,仿佛跟安南有深仇大恨似的。】

    【三日后,大明使者便出发前往安南。】

    【又过三月有余,安南国传来消息,安南国主拒绝服从大明朝的命令,并且将大明使者当殿斩杀。】

    【消息传到大明,朝野上下一片震动。】

    【一个弹丸小国不仅拒不执行大明的命令,居然还杀了大明的使臣,这简直就是在践踏国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