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岭,也没有丝毫障碍。”
“咱们现在的市场上,哪有这么好的鞋?”
朱元璋说的一点都不假。
其实不管是洪武年间,还是其他的历史朝代,鞋子的做工都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大部分都是布鞋,鞋底是纳的千层底。
千层里听起来很厚,实际上也就是用布为原材料,多纳几层底而已,目的就是为了穿的时候不容易损坏。
但实际上,这样的布鞋损坏率极高,若是普通的达官贵人,平日里不用干活,只需要在城镇里面走路的话,那倒还好。
可要是每天都要下地干活的老百姓,穿这样的布鞋,用不了几天,就会坏掉。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百姓们穿不起鞋的原因。
因为损坏率高,必须要频繁更换,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不穿鞋,这样就可以省下一笔开支。
但如果胶底鞋像朱由检所说的那样,就算是翻山越岭也不会影响损耗率,那么就意味着老百姓能干活的时候,也可以放心大胆的穿,没有必要担心更换的问题。
只要有了舒服的鞋子,干活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
可千万别小看这个细节,穿鞋干活和光脚干活,那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效率也不是可以同日而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