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沈遇安对第一家书铺有了些不满。

    没办法,他这人就是护短。

    王氏看着桌上摆好的笔墨纸砚,再一问价格,满意地点头。

    “这书铺的东西卖价正常,给你推荐的都是安哥儿适用的,下次还买的话就去这家吧。”

    刘氏点头表示明白。

    主要这家的伙计热情又没有瞧不起她,价钱也合适。

    能正常价钱买东西,伙计又热情,谁想去那用白眼瞧人的店铺啊。

    兴奋的沈遇安在写第一个字的时候裂开了。

    特别是和旁边他奶的字比起来,那真是东施效颦。

    “哈哈哈,”王氏看着孙子写的字,忍不住笑出声来。

    刘氏看不懂字,但能看出来美丑,顿时也咧了嘴。

    盼姐儿更是捂着嘴偷笑。

    沈遇安只能自闭地继续练字。

    王氏看了一下他,孙子这几个月日日不停地读书练字。

    倒是很刻苦。

    想到这,王氏思索片刻。

    “安哥儿启蒙的字已经认得差不多了,再多的,我也教不来。”

    她以前在娘家也只是学了些启蒙和女戒等书籍,以她的学识,能给孙儿启蒙就不错了。

    若是有书,她还能再教教,可家里的书早在儿子生病之时卖得差不多了。

    而安哥儿想科举,是一定要去私塾或者书院才行。

    大家抬头看向王氏。

    王氏看了下儿媳妇,本想让她下次去石头镇或者县里问问。

    看着憨笑的刘氏,王氏转念一想道:“下次去卖帕子我跟你一块去。”

    刚好都要去永安县和石头镇,倒是没多麻烦。

    读书事关重大,全靠刘氏这憨货问可不行。

    “明儿个我去族长家问问,族长家有几个孩子在石头镇读书。”

    第二天一早,王氏没有先去族长家,反而是拿着铜板去隔壁方家换了些鸡蛋。

    “婶子,昨儿不是刚换了鸡蛋吗?怎么又换这么多鸡蛋。”牛大婶好奇地问。

    王氏提着鸡蛋,“换点鸡蛋走走亲戚。”

    这走亲戚还用鸡蛋啊,牛大婶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