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高子赞摇头看着沈遇安。

    沈遇安笑笑,倒是不再说话。

    他发现自己对于学问一道上,少了些许的敬畏之心。

    不过沈遇安并不想改,这又有何错呢。

    黑猫白猫,能抓了老鼠就成。

    日后走上仕途,他为百姓多做些事,不比这做学问好?

    他敢说,底层百姓压根不关心哪个大官的学问好,只关心哪个官员为百姓做了实事。

    临睡前,高子赞还琢磨着沈遇安说的那几句话。

    第二天上午散学,沈遇安原想着去饭堂用饭,再和高子赞一起去藏书阁。

    岂料门房说有人找他,沈遇安不做多想,猜着是家里人找来。

    沈遇安到了县学门口,就见刘氏背着一个背篓,手上还提着一个大食盒。

    这一幕太过眼熟了些,和百川书院时那一幕幕是如此的相似。

    沈遇安连忙走了过去,不等刘氏开口,就接过了食盒。

    也就是知晓儿子的力气大,不然刘氏也不会顺手就把食盒给了他。

    “娘做了好几个菜,好些时日不见了,狗,安哥儿,你在县学怎么样?”刘氏有些拘谨地四处观看。

    县学的门房不时地看向刘氏,周围叫卖的摊贩也打量着刘氏。

    这氛围和百川书院差距有些大,第一次单独过来,刘氏有些不太自在。

    “孩儿在县学很好,这里的夫子学识渊博,同窗对我也颇为照顾。”

    闻言,刘氏松了口气:“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