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不知可读书了,又读过哪些书了?”
“回姑父,侄子六岁启蒙,到如今已经读了三年书了。”
“启蒙时读的《千字文》,《百家姓》等书,正式上学堂以后多读《论语》和四书五经,只是侄子不才,才读了皮毛而已。”
贾琅读的书确实不算多,毕竟荣国府是勋贵出身,不像林府已是清流,林如海对于贾琅的回答算是满意。
他点头表示知晓,后又随口考教了贾琅几句,听了贾琅的回答以后,头点的更明显了。
“不错,不错,言之有物,理解的也算通透。”
“听说你是庶出,府里是打算叫你走科举一路是吗?”林如海虽然是问话,但很明显答案他早已清楚。
贾琅也没隐瞒,只是说生母是秀才之女,不得已成了妾室,秉承生母的意愿,自己定会认真读书,不求考取多大功名,只求明理。
总不能当着林如海的面直接说自己要考状元吧,这世间天才是有,但并不代表天才就可以口出狂言,这样做并不会叫林如海怒赞自己胸怀大志,只会叫他认为贾琅好高骛远,功利心强。
古代的读书人要有风骨,可以为了功名利禄考科举,但嘴上不能这么说。你得说自己想要为万民请愿,为皇帝尽忠读书,也可以说为了转换门楣,为了读书明理,但就是不能说自己是为了功名利禄。
不得不说,贾琅的回答叫林如海听了十分满意,贾琅现在年岁还小,就能明确自己目标,不骄傲自大,也不激进,看着就是能静得下心好好读书的好苗子。
至于贾琅说的那些关于李姨娘的话,只是顺道提高一下李姨娘的身份,叫林如海还有贾敏等人对贾琅高看一眼罢了。
贾敏屋里,贾府的老人正在贾敏的询问下,将贾府现在的情况交代了一番,其中藏了多少,粉饰了多少自不必说,反正贾敏听得满意,连带着林黛玉听了也不由得对荣国府先有了个富贵逼人的印象。
说着荣国府,贾敏自然不忘为林黛玉问清楚贾府这一辈小辈们的情况,等到林黛玉到了贾府,首先要相处的自然是贾府的这些小辈。
“想必姑太太也清楚,大老爷这边除了嫡出的琏二爷之外,还有庶出的琅三爷和棕四爷。”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