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何姑丈和孙大姑给他出学费,立即摇头说:“大姑丈,大姑,我已经决定不读了。”
孙大姑着急地说:“怎能不读呢?又不是读不起,凑一凑,总能凑齐的。你放心,这点钱大姑和大姑丈还能负担得起。当然,大姑可要跟你说清楚,不能一直读的,要是一直读,大姑也负担不了呢。”
孙大姑怕何姑丈和儿子儿媳有意见,所以孙山如果一直不中举,肯定不能一直供。
这点必须说清楚,免得大家猜来猜去。
孙山非常感动,感动大姑和大姑丈100两给就给,还不带犹豫。
不对,不止100两,从他们的话语中,起码要供到自己去乡试。
而孙山早就说要5年后才去乡试。
一来他身子差,准备好好锻炼,才有体力再进场。
二来想去乡试要通过岁考和科试,目前孙山还是没拿到乡试的资格。
也就是说孙大姑和何姑丈起码要在孙山身上最低投资500两。
这是一笔巨款,而他们又不是豪商巨贾,也会很吃力的。
孙山不想因为自己读书,而让身边的人生活质量下降,这不是他读书的初衷。
孙山一笔一笔地跟孙大姑和何姑丈算账:“大姑丈,大姑,谢谢你们。但我还是决定不去读了。你们两个听我说。”
顿了顿,孙山继续说:“就算你们愿意给100两,但住宿费和生活费我家也好难负担。”
住宿费10两,伙食费不设上限,其他人情交往,笔墨纸砚更多。
孙山给孙大姑和何姑丈分析孙家的收入。
孙家的田地收入虽然不用交税,但一年到头能剩下5两已经算多了。
柑橘园三兄弟和黄氏共有。就算他们不要,当做资助孙山,一年到头也就是50两。何况不可能全归大房所有,孙二叔还肯可能答应,孙三叔肯定不会应承。
孙山家种的花,除去成本,一年下来能有个80两算的上旺市年了。
孙家大房一年下来最多最多能赚120两。这还是理论上的120两,除去孙家的人情世故,看病吃药,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根本没办法剩下120两。
而孙山如果要在越华书院读书,